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 A+
所属分类:机构动态 科研资讯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高校64所,其中本科院校38所,专科学校26所。北京共有普通高校93所,是国内拥有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东京共有138所大学,其中国立11所,公立1所,私立126所。纽约市共有32所大学,伦敦共有43所大学。香港共拥有高校22所,其中11所为公立大学(学院)、11所为私立大学(学院)。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上海知名高校全球排行进步较快,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2020年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学排名中,上海共有7所高校上榜,分别是复旦大学(全球排名34)、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排名47)、同济大学(全球排名256)、上海大学(全球排名387)、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排名501-510)、华东理工大学(全球排名601-650)、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排名801-1000)。

2020年,复旦大学在世界高校QS排名中名列34位,相比2019年上升6位;上海交通大学从60名上升到第47名;其他上榜高校(除华东理工大学)无一例外排名明显提升,说明上海高校的综合实力在不断的增强。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伦敦、香港等高校发展优势明显,助力保持城市竞争力

伦敦共有18所大学上榜,其中伦敦帝国学院排名全球第8、伦敦大学学院全球排名第10,可见伦敦顶尖学府实力强劲。东京共有11所高校上榜,排在首位的是东京大学,其全球排名24位;纽约共有12所大学上榜,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排名19)纽约大学(全球排名35)等知名高校。

香港地区共有7所大学上榜,其中有5所打入全球前100位。香港大学位列香港地区高校首位,世界排名22,香港科技大学世界排名27、香港中文大学位列43、香港城市大学位列48、香港理工大学75。在这几个城市中,香港虽然高校数量最少,但其实力都很强劲,其QS百强高校数量甚至多于伦敦地区。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2、 上海高校的全国地位与引领角色

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在全国优势突出 但绝对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上海共有14所“双一流”高校,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所,分别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所,全国共95所,占比10.5%。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海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方面位于全国前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仅次于北京(22)、江苏(13)。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上海高校科研投入全国第二,校均R&D人员总量全国第六

从科研投入来看,不论是科研人才投入还是高校科研资金投入,上海高校的平均投入量在全国都位列第二。2018年上海64所高校合计拥有R&D人员5.29万,从绝对数来看,低于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平均每所高校拥有827人,平均拥有量仅次于北京(933人)。2018年上海高校R&D经费支出合计达125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所高校支出19518万元,仅次于北京的23423万元。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上海高校专利发明及成果总量全国第四,校均科研产出水平较高

从科研产出成果来看,2018年上海高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159件,全国位列第四,低于北京(52806件)、江苏(49509件)、浙江(28679件)。从平均量来看,上海平均每所高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77件,位列全国第二,但与北京(574件)差距较大。2018年上海高校共发表科技论文89017篇,全国排名第四,低于江苏(131706篇)、北京(129562篇)、广东(103628篇),江苏、广东两地高发表量除去高校的科研实力,同时还得益于其高校数量多。因此根据平均每所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排序,上海超过江苏、广东以及其他地区,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同时其数量与北京相差较小,北京平均每所高校发表科技论文1408篇,上海为1391篇,仅相差17篇。而上海与第三名的江苏拉开较大差距,平均量差值为602篇。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3、 上海高校的学科优势

根据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来看,上海市共有27个顶尖学科(即学科全国排名前2或前2%),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个有7个顶尖学科,同济大学有4个顶尖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有2个顶尖学科,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顶尖学科数量占上海市总数的74%。从学科门类来看,上海高校无论是在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还是工学等方面都拥有顶尖学科。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二、     上海研发机构的综合实力

上海研发机构专利与论文产出全国第二,但与北京差距极大

2018年上海市研究与开发机构发表科技论文10281篇,在全国位列第二;申请专利4476件,全国位列第二;拥有有效专利12247件,仅次于北京、广东。总体来看,上海研发机构各项创新产出在全国均处于头部位置。但与各项指标均位列第一的北京差距较大,北京市研究与开发机构2018年发表科技论文58671篇,相当于上海的5.7倍之多;申请专利15991件,是上海的3.6倍;有效专利拥有量49502件,是上海的3.9倍,可见北京研发机构实力之强劲。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上海代表科研院所在生物医药、微电子、光学、化学等领先地位突出

《2019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评选出长三角创新机构百强名单,上海共有17家科研院所入选,占比高达44.7%。其中,入选为第一梯队的科研院所数量最多(6家),二、三梯队各有5家入选,第四梯队有3家科研机构入选。从入选研究院所类型来看,中科院下属相关研究院所在全国领先,药物、生命科学、信息、精密机械、材料等研究领域是重点。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中国电子等大型央企下属研究院所,也是上海相关领域科技研发的重要支撑。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三、上海科技人才的特征

1、 上海两院院士数量与结构变化

上海两院院士不断增加,且其数量在全国也处于高位

2019年上海新增5位中科院院士,在沪中科院院士累计达102人,占中科院院士总数的12.2%,仅次于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418人,上海市102人,江苏省47人,湖北省25人,陕西省23人,广东省22人,安徵省21人,香港特别行政区20人,辽宁省19人,浙江省18人。2019年新增工程院院士6位,在沪中国工程院院士共77人。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2.上海两院院士的学科优势领域

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全国领先,信息技术与化学等领域也有比较优势

从在沪两院院士的学科领域来看,上海生命科学和医学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实力最为突出,两院院士加起来已有62人,其中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部”院士35人,占全国该学部院士总数的23.5%;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27人,占全国该学部院士总数的23.1%。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四、上海新型研发机构的增长与变化

自2016年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之后,新型研发机构便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截至2019年8月,全国新型研发机构总计一千余家,其中江苏、广东发展势头最猛,两省合计拥有新型研究机构590家,占全国总量的59%。上海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处于末位水平(不考虑还未开始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城市),究其原因是因为上海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因此同江苏、广东等地相比数量严重不足。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广东是新型研发机构起步最早的省份,1996年12月,清华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合作建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揭开了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序幕。2015年,广东省科技厅率先开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工作,截至2018年底,广东省共认定24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企业自建类116家,民办非企业56家,其数量远远多于上海。

江苏自2016年就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并对其研发经费支出进行补贴,但其补贴体系不如广东全面,广东省对于新型研发机构资金的补贴涉及机构建设、后续研发支出以及鼓励机构孵化高新企业。截至2020年6月底,江苏省共有438家列统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引进、孵化企业4000余家,年收入超100亿元。

相对于广东、江苏两地,上海新型研发机构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机构实力方面都相差甚远。上海需要进一步增加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同时提升平台功能,培养一批诸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样的代表性机构。

五、上海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力点

一是,科研产出方面,上海高校、科研院所集聚,论文影响力持续提升。

从2014年-2018年TOP1%高被引论文数量来看,上海世界排名第五。从2014—2018年TOP1%高被引论文复合年均增长率来看,上海增速13%,领先于世界其他城市,仅次于深圳(增速33%)、北京(增速18%)。同时,上海TOP1%高被引论文13%的增长率远高于上海发表论文数量6%的增长率,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上海在科研产出上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二是,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专利和研究成果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和创新成效还需进一步凸显。

对于一个城市的创新发展来说,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其距离转化了实在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还相距甚远,因此如何实现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更好的对接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我们利用发表论文所获得施引的专利数量这一指标来看上海在专利和研究成果结合上的表现,由下图可见上海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九,其2014-2018年累计获得施引的专利数量位2922件,远低于波士顿、纽约、北京等城市。以上表明上海基础研究和专利的结果并不紧密,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环节也亟需激活,从大校大院大所到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创新生态体系需进一步加强。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weinxin
我的微信公共号
我的微信公招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