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 A+
所属分类:学术文献 科研助手

摘要:  近年来,数字资源的建设给图书馆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平衡电子馆藏和纸本馆藏的关系?数字资源馆藏建设中的难题有哪些?这些难题又该如何解决?基于此,在第六届全国文献采访研讨会即将开幕之际,本报特别采访了图书馆界的多位专家和馆长,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心得。

随着数字时代的高速发展和国民阅读趋势的变化,图书馆资源建设也在发生着变化。据上海图书馆数字阅读统计,近几年数字阅读的人群逐年增加,其中尤以移动阅读增加最为明显。PC端阅读与移动终端人数相比,2013年为4:1,2014年为3:1,2015年为3:2。数字时代,不仅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也促使图书馆不断创新读者服务。

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热点问题

■肖希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与外界环境联系十分紧密的领域。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概念、新理念引起业界学界热议,并被迅速引入信息资源建设领域,从而带来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和方式的变革和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研究领域也随之出现了诸多热点。

2013年~2015年近三年来信息资源建设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5个方面,分别是大数据与信息资源建设、“互联网+”与信息资源建设、读者决策采购(PDA)、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信息资源共享。

大数据与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通过分析大数据的主要信息源,包括文献资源使用数据、读者使用行为、社交媒体数据、多媒体等,建设大数据采集平台,了解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在数据存储方面,图书馆应当建立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大数据存储系统。在数据挖掘方面,图书馆应当系统地整合异构数据,分析其学科关联性,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新的服务方式。

“互联网+”与信息资源建设。包含跨界融合、创新驱动:“互联网+”、连接一切三方面。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建立一个涵盖资源环境、信息建设、知识服务、应用集成和基础设施的多层面的功能体系,实现智慧互联。

读者决策采购(PDA)。PDA凭借其参与读者的广泛性、参与过程的直接性、选购图书的针对性、选购图书的零散性等特性而在读者中备受亲睐。不但弥补了图书馆馆际互借业务存在的缺陷,还赋予了读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建设模式。但PDA仍存在以下问题:采购标准制定、馆员角色定位、读者阅读习惯、出版商合作等问题。

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包含总分馆模式的信息资源整合、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两方面。近年来有不少信息资源整合项目启动并运行。如 “CALIS资源整合与云服务”“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网”“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系统”“天津图书馆缩微影像数据库建设标准研究”等信息资源整合实例项目。

关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公共文化和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共享。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向社会开放信息资源以实现信息资源最大范围内的共享。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还存在着全国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放力度不够、省级平台缺乏统一的建设规范与标准、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的问题,应制定协作机制,突破单纯的政府主导模式,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与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等问题。

未来几年信息资源建设领域研究趋势可能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信息资源建设将进一步融入“大数据”与“互联网+”的环境之中。第二,信息资源建设以用户/读者为中心的趋势将得到加强。第三,信息资源建设向多领域扩展,构建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必然趋势。

从采购到开放出版的资源建设模式转换

■赵  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建设部主任)

数字时代,知识的利用远远超过了简单的阅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融汇,是知识发挥作用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最大化发挥学术交流体系整体效益的必须手段。

传统的订购期刊机制下,期刊内容被锁定在出版社手中,只有少数机构通过高昂价格才能及时获得,无法对大规模内容进行数据挖掘和开放利用。即使在开放存储模式(Green OA)下能实现学术论文在时滞期后的开放获取,但时滞期本身限制了及时获取,而且这种模式下仍存在对内容的挖掘和再利用的诸多限制。

近年来包括开放出版期刊在内的开放学术信息资源正在逐步成为学术信息资源的主流资源。开放出版作为开放获取的主要模式之一,可以实现研究成果的立即开放获取,已经成为可靠的学术资源来源和商业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开放出版机制下,论文最终版本可以立即开放获取,论文内容被许可支持数据挖掘和重用,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可以即时获取、深度挖掘、充分利用知识内容。

德国马普学会在2015年12月召开的Berlin12会议中提出,应把图书馆文献订购经费转化为开放出版经费,并根据数据测算在其发布的《开放获取政策白皮书》中指出,现有文献订购经费在体量上足以支付所有学术论文的开放出版费用,应通过把原来用于订购期刊的公共经费重新定向为支持论文开放出版的经费,推动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向开放出版模式的大规模转变,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绝大多数学术论文的全面开放获取。

然而,随着开放出版论文比例的不断增加,传统图书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用户有可能绕开图书馆而直接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因而动摇传统图书馆所发挥的资源采购、管理与保存的“中介”地位。这要求图书馆尽快警醒、直面变化,及时准确把握出版环境变化,主动调整资源建设、服务与管理模式,才能避免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必须重新定义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内涵、重新调整实质上作为学术期刊出版最主要支持机制的传统文献采集经费。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参与和推动者,需要主动从学术出版的源头介入知识供应链,重新设计和打造从论文出版端到利用端的整个服务链条,建立从学术论文提交出版即开始介入的跟踪、统计、分析、计费和成本管理等规范、方法、工具等,重塑资源建设范式、业务布局和工作流程,同时积极地对我国利用文献订购经费支持开放出版的可行性和经济可持续性开展分析与研究。

数字时代外文文献采访工作的几个问题

■顾  犇(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

文献采访是图书馆工作之本,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出版媒介发生了变化,出版物传播渠道也随之变化,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数字时代外文文献采访工作的对策。

首先,文献信息资源载体的变化。如电子学术期刊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图书馆已经逐步取消纸本印刷品的订购,直接订购电子期刊。又如数字报刊的广泛性,大多报社都会自行开发数字版,以便读者阅读和查询等等。这些也让图书是继续存在还是消亡的议题在近年来愈演愈烈,载体变化如此之快,我们仍需作好转型的准备。

关于数字资源,不同图书馆使用情况也各不相同。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让师生和研究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更加便利,效率更高。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一直有待解决。因为公共图书馆既要分析读者的使用行为,还要解决数字资源版权,推广远程服务等问题。这些工作都需要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其次,物流和信息流的方式与过去大为不同。网络信息传播之迅速,物流之便利,为图书馆采访人员带来了机遇,提供了多种选择,同样也带来新的课题,即如何使新的物流形式适应招标采购,如何完成审读工作,如何适应图书馆的财务报销制度等等。

此外,近年来热门的学术期刊开放获取(OA)期刊也涌现出问题。开放获取不是免费的午餐,制作期刊需要成本,需要有人买单。是从出版社的盈利中补贴,还是从作者身上收费,或者是图书馆买单?这些问题的涌现,使得OA期刊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这需要图书馆考虑资源建设和信息组织的问题,如何用图书馆的经费来采集资源,如何把免费的资源整合到图书馆的发现系统中,如何协调OA资源与印本资源的采购?

这几年,几大进出口公司都推出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并都开始推广“按需印刷”(POD)业务,但并不是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就有了主动权。其实早在几十前美国UMI公司就提供基于缩微技术的“按需图书”,不同的是如今的POD使用数字印刷技术,更便于储存和印刷。当然,POD不仅涉及技术和成本问题,还涉及版权等复杂问题。对于小批量的个性化出版,POD有其明显的优势,既能减少物流环节、节约成本、提高供货速度,还能解决图书馆缺刊补藏等工作。但如果POD的电子版权问题解决不了,按需印刷便成为空谈。

在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模式。技术犹如滔滔江水冲击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既然变革是大势所趋,我们就要做好适应的准备。近年来政府重视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机构的经费日益充足,对于图书馆而言,重心已从大学图书馆转到了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该如何做好资源建设,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图书馆应开拓数字资源采购新模式

■倪道敏(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主任)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国内有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比例,许多已经占比超过70%。但从整个图书馆行业来说,在相当长时期内,传统纸质媒介仍然将是图书馆最主要的馆藏,与数字资源馆藏长期并存。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除了发挥典藏功能外,应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为导向。近几年,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我们要采集能够满足各种不同阅读习惯的文献资源:首先是纸本文献要择优而选。我国图书出版品种繁多,图书质量参差不齐,采购的渠道也日趋多样,而各家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又不同,应根据本馆的典藏特色,服务对象的不同来采集文献。要保持服务的连续性,兼顾特殊人群的文献需求。要广泛收集书目信息,在浩瀚的信息中进行甄别、筛选,选择受群众欢迎的图书。其次是要顺应发展,加大数字资源的采集。据上海图书馆数字阅读统计,近几年PC端阅读的读者人数呈平稳状态,而通过移动终端阅读的人群逐年增加,PC端阅读与移动终端人数比,2013年为4:1,2014年为3:1,2015年为3:2,可见移动阅读将是数字阅读的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而问题是,适合移动阅读的文献资源少之又少,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究其原因,一是出版界对数字出版热情不高,数字出版又涉及版权问题,出版社缺乏数字版权机制,担心版权被盗等各种原因都是影响数字出版的因素。二是图书馆界受行业壁垒影响,各自为政,仅在小范围进行探索与尝试,未形成合力,阻碍了数字阅读的发展。三是平台技术和图书格式的影响,相对PC端阅读,移动阅读对技术与图书文本格式要求高,好的平台以及好的图书格式会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反之,将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

在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的形势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数字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海市图书馆借阅量来看,随着近几年的大力推广和各种措施的推出,纸本图书的外借量在逐年提升,但将来提升的空间不会很大。因此我们在推进纸质书阅读的同时,应花力气推动移动阅读,图书馆界要形成共识,可以采取联合采购的方式,探索从出版社、出版机构直接采购电子书的方式,建立不受书商控制的平台,共同出资转化格式等措施来推动移动阅读,开拓与传统纸本采购方式不同的数字资源采购新模式。

跨界、融合、创新是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方向

■许建业(南京图书馆副馆长)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构建并完善与其使命和任务相适应的馆藏体系,始终是采访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的图书馆,其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关系到馆藏质量、影响着服务水平,面对数字化进程,惟有正确研判发展趋势、跟踪把握事业政策、准确了解社会需求、积极有为开拓创新,才能位于文化事业创新发展与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前列。

近些年来,国际图书馆界在推动数字化进程、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施阅读推广计划、保护保存文化遗产等方面着力甚多。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日益得到关注,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在资源典藏中的比例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这种占比变化还将持续。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在开放程度、交流合作、馆际协作等方面具备更高水准。信息获取、传递及保存方式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大众的信息需求,借助新技术、新媒体等平台和手段,加强图书馆服务宣传与阅读推广成为重要措施。以上诸方面,无疑是当下和今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战略方向与重点领域。

数字时代文献资源如何建设,当下图书馆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跨界融合或许是图书馆的出路。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出版市场变化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大众需求,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调整传统文献资源采集方式,加强网络资源采集,重组信息采集业务格局,明确复合资源采集保存的目标、原则和方式,修订完善文献等级资源建设方针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围绕精准服务的目标,加强重点学科领域、重点专题领域文献的采访与征集,多途经强化文献资源采集,在购买、呈缴、交换信息等方式外,加大地方文献的征集力度,加强非正式出版物的收集,加大对珍贵文献的访购与竞拍;强化馆藏信息资源的揭示、加工与检索服务,加强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以及讲座、展览、培训等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开发;通过与各类文献供应商、资源服务商的合作,借力并创新PDA(用户驱动采购)方式,积极推进文献网络借阅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线上与线下(O2O)一站式服务,发挥读者在参与采选文献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优化馆藏资源结构。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建立基于云存储、云服务和大数据的技术平台,提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作为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链的组成部分,出版发行界在相关文化产品与服务方面,为图书馆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服务对接、业务整合、跨界发展的示例,为此,图书馆界应积极响应,加强合作,主动对接、努力开拓共享共赢的新局面。

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还要考虑以下诸多内容要素: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事业与产业的协同,业内与业外的合作,管理与服务的对接,实体与虚拟的匹配,资源与平台的整合,沟通与培训的交互,线上与线下的运营,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首先要把确立跨界思维,打造战略新境界作为必要之举,尤其对于图书馆管理者而言,需要超越本位、换位思考,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目标,以开放共享促融合共赢。其次应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增强跨界交流与沟通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与营销技能,以适应文献资源建设新业态的要求。再次需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献信息产品与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目标,深化图书馆界与出版发行界、信息技术界、公共服务业与教育培训业等领域之间的项目合作与业务协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定位、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有为地推进馆藏资源建设思路创新,无疑是图书馆的因应之策。

weinxin
我的微信公共号
我的微信公招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