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如何培养社科类博士:亲历和一点反思(上和下)

  • A+
所属分类:科研助手 经验分享

上篇

最近时常收到一些知友/网友私信问要不要到美国读博的问题,以及如果无法出国读博士,怎样自学成才,或怎样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培养方式。坦白讲,出不出国和如何做人生选择,这是一个非常”personal”的问题,谁都无法帮你做你的决定(以及有人如果蹦出来说有充分信心帮你做决定,请慎重提防)。但作为一个亲历者,我想我能做的最有用的事,可能就是从我个人经验的视角多做一些客观的、趋近于真实的信息分享,然后希望这样信息可以帮你做出更理性也更接近你内心真实想法的抉择。

所以我想通过两篇文章来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来讲,读博期间的哪些经历、哪些美国大学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对自己走上科研道路、以及此后从事大学老师这份工作最有用?我试图拿自己做了"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和”self-experiment” , 观察自己和拿自己做实验。 从我自己人生第一次教课到现在,也是有10个年头整。因为在来美读博士之前就兼职教过三年课,我在读博期间有时候会下意识的把两边的教育做对比,想知道哪些是非常有效和值得借鉴的教育模型和工具。现在毕业了也工作了几年,连自我实验后的后续效果评估指标都有了,好像可以稍微聊一聊美国大学培养研究者的特色与被培养后的感受。

以下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总结的美国大学博士培养中一些比较印象深刻的特点——既然是基于个人经验,自然缺乏generalizability (可推广性), 请大家避免偏听偏信,重大决定请慎重拿捏。

博士项目培养的目标十分明确:打造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

美国社科类大部分博士项目的目标就是培养科研人员,所以你从进入博士项目的第一天起,对你培养的目标就是如何能全方位、立体式的让你顺利走上做学术的道路、成为优秀的大学老师和科研型人才。这种明确的目的性,意味着课程里的设置是非常理论化、学术化、专业化、技能化的,所谓技能化是指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应有的专业技能。这同时也意味着,这种培养的重心不是把你培养成“practitioner” (从业者、实践者),比如管理学的博士,不是要把你培养成公司或整部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而是要把你培养成研究管理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把你培养成Social scientist (社会科学家)。所以如果你的理想是在一个组织中做真正的管理者,那么你应该修的课程是MPA或MBA, 而不是博士。很多人对博士有一些误解,以为博士学位就是对本科和硕士的更高的延伸而已,其实博士学位更多的是为打造专门的学术研究能力而量身定做的学位,你如果不想搞学术也不想做科研也不想做consultant (咨询师)或policy analysist(政策分析师) 一类的研究型岗位的工作,那么你大概读到硕士就足够了。

我当年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跟一个朋友都学的是公共管理,唯一的区别是她是读硕士我是读博士,但你猜怎么着,我们读了大半年之后发现,我们彼此学的东西、读的文章、老师留的作业类型完几乎完全不一样,就感觉像在学两个不同的专业一样。从这一点也许可以进一步看出来美国博士学位对培养科研能力的极大突出。而我自己当年刚入学的时候想选两门硕士生的课程,也被导师立即阻止了,说因为硕士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专业researcher,所以过多地去上硕士级别的课程对培养学术性的视角和思维没太大的裨益,可能还有反作用。

这种要“打造researcher”的目标明确性可以说是体现在课程的各个方面,比如博士课程所读的文章都是本领域近期最前沿的、最高质量的期刊文章,从而培养学生大量接触学术文章的词汇、文章行文方式、结构和内容、主流的话题等等——你读这些文章,不是让你立刻拿里面的研究结果去管理哪个组织,而是让你学会怎么做研究、怎么写文章、怎么从这在学术领域创造价值。再比如,几乎所有博士生都有过给某个老师做助研经历、跟老师一起做项目和一起发文章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为了帮学生以后走上独立研究之旅预热,让学生知道自己亲手做研究的时候可能遇见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如何寻求帮助等等。

为了打造大学教授,我们的课程设置里还有一门专门讨论职业发展的课程,主题是帮你了解你以后如何应聘大学教师的工作、你可以预计在做了大学教师之后会经历哪些心路历程、面对哪些挑战、教师是如何被评估和晋升的,教师的工作状态大概是什么样子的,等等。这个课程的阅读作业里有很多处在不同阶段的教授写的东西,从他们是如何参加写自己的学术简历和拿到一份教师的工作的,到他们如何如何面对评估的压力、发文章的压力,以及如何做时间管理、work-life balance (工作与生活平衡)等。该门课有一个作业是让我们每个人去采访一位系里的老师,问他们一些关于他们工作的问题,比如他们更喜欢教学还是科研,他们工作中最大的乐趣来自哪里,最大的糟心事来自哪里,当年是如何找工作的等等,这个作业当年确实让我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接触到一个美国大学老师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另一个作业,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在该学期内去旁听一次我们系教授们的每月例会,去感受faculty在系里开会的时候都讨论什么,气氛是怎样的,如何做系里层面的决策的。那一次经历真的是也蛮好玩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好像每个系里重要的决定都是通过老师们举手投票表决的。

处处学习都指向实用性:用得上的才是好的

这里的“实用性”不是说“学了管理就去组织里进行管理”的这种实用,而是在读博期间的学习几乎处处都指向做研究的时候要怎么使用、哪些工具可以在什么情形下使用、怎样帮你成为一个更好的科研工作者。我觉得这个教学的特点真的是太好了,让我几乎彻底改变了对教育的认识。中国的孩子大概都跟我感受差不多,从小到大学了很多不知道为什么要学的东西,总之老师讲我就记,考试多半要考的。但是美国这边的教育,至少在博士生的教育阶段是非常强调你学的东西到底怎么能用上,而很小一部分重点放在考试上面。

感触最深的是我刚来的时候上的第一趟统计学的课程,老师在讲授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推导一些数学公式,讲台下的学生听完了就一个劲儿地问老师这个东西怎么用,什么时候用,为什么要学,讨论持续了二三十分钟。我当时坐在那儿一顿纳闷儿:老师讲你就听着呗,考试要考呗。后来慢慢发现这些美国学生根本没把考试作为一个大目标——他们不是不在乎考试成绩,但是几乎都已经成熟到知道自己坐在课堂里是为了学一些以后自己真正能用的上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关于教学充分体现适用性这个特点几乎穿插在整个博士教育的各个层面,我甚至自己觉得,我上过的课上的任何一个作业,几乎都是有用的,都是有它非常明确的要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性的。比如有一门课程的作业要求学生们分工把我们领域排名前20名的所有期刊的近三年的文章分类总结出来,并且总结每个期刊的主要关注方向、偏好的文章的类型、是偏理论的还是偏实证型文章,期刊文章的研究方法是多用定量和定性的,该期刊投稿后多久收到投稿结果等等;各自分工总结完毕之后,让学生们把自己的表格share给彼此,然后在课上再跟大家一起过一遍整个表格。这个在我当时没有理解的作业,实际上非常有效地让我们对本领域的好期刊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这个表格也可以在以后投期刊的时候拿出来常常使用。这个我觉得就是一个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实用性的例子。

再比如,当时的博士中期考试comprehensive exam,组织理论这门课的考试题是直接给你一个此前的研究给乔治亚州政府的官员发放的调查问卷,问你如果你现在手中有调查问卷收集到的这些数据,哪些问题可以帮你解答一个组织行为的研究问题,把研究问题、你使用的理论、以及你如何连结理论与数据的表述写下来。这其实完全锻炼的是一个学者在面对二手数据的时候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回答某个问题、以及能够将理论和数据有效、清晰地连结起来的重要能力。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学生为中心型教学)

我们从小受教育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大部分时间在上课的时候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虽然也会提问题,但是那是很小的一部分时间。另一个感受是,等我们多年以后回忆某个课程的时候,备考时候抱佛脚所学的东西和死记硬背可能早都忘了,但是当时课堂上如果做过个人或小组的项目展示,或是做个哪些社会实践课,这些印象可能蛮深刻的。

在博士期间一次教学的培训中我接触到了Active learning (主动式学习)这个概念 (又称learner-centered teaching),原来在教育界早就基本认可,“学生为中心式教学”方法,或者“主动学习式教学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Active learning是指在教学当中你要想办法让学生去动手、去involve、去实践、去主动介入,而不是被动地坐在那里接受知识、被动听讲、被动记笔记。老师应该把自己的中心角色淡化,营造一个学生可以成为教室里中心角色的氛围,让他们更多滴去讲、去讨论、去实践和互相学习,而老师更多的是做一个facilitator以及课程引导者的作用。 

我觉得这个概念其实非常非常的重要。这又联系到我之前曾说起过的一个研究结果:有研究者对很多大学近些年的培养结果做考察,发现学到最多、学的最好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为了把学生教好,自己反复在某个题目上学习和讲解,最后终于把自己讲成了大明白。但问题是学生才是交了学费的人啊,所以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考虑到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和主动学习的机会。

我来说一下我经历过的老师们当年使用的“学生为中心型教学”的方法:

  • 研究方法课在介绍了某个工具后,在作业里要求学生用数据软件来实际解决一个研究问题;
  • 博士的理论课程都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每次课由不同学生提前准备做该课程的discussion leader, 引导大家做该周的阅读讨论,这部分占时大概达到70%。而Discussion leader的这个作业其实非常像以后当老师后在课程上引导学生做discussion的能力;
  • 几乎每个课都有final research project (节课研究作业): 每一门课的最后会有一个关于该课程的研究论文,你要把自己学到的做研究的方法、看的文献、分析数据的技巧等应用进去才能完成;有些大作业是要求学生去真的收集数据、向学校申报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才能完成的,这就相当于帮助学生在实证研究方面入了门。
  • 其他此类教学方式包括:role play, pair & share, class debate, 等等。

总之我读博期间所经历的老师为中心的满堂言的课堂几乎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充分的互动。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 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我以前已经不止一次提到,我真的每每被美国教育中的对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养感到震撼。

总体感觉是,美国的教育就是想培养既有观点的“挑战者”,要培养卓尔不群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一点可能有点矫枉过正,以至于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想提出反方向的声音,有点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但无论怎样,整体感觉是这种充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理念真的非常值得借鉴。

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老师总是在问你,你觉得这篇文章哪里不够好?你喜不喜欢,为什么呢?你个人的感受是什么?哪里可以改的更好?这篇文章对研究结果的解读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你对数据结果有没有更好的解读? 哪些你读过的文章给出了不同的讨论?这些研究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你觉得如何解决这些不一致的结果?…

这些都不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你会发现每个学生自己的经历不同、受过的教育路径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给出各式各样的答案。但最关键的是,老师问的时候就没打算听到哪个一定要听到的标准答案,她/他更在乎的是,你是否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你能否使用自己的知识系统应用到具体的问题当中,你的论述是否有创新性,是否有足够的逻辑支撑,是否有理有据,论述完整。这才是他最想从你的回答中培养你的能力。

而大家想象一下当你的所有老师都在课堂上非常多的反复锻炼你这种能力,你几年之后自然而然就会自己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时候从两个方面思考、不仅是停留在问题的浅层,而是向更深处思考的一种习惯;你自然而然会对一些过于简单化的结论难以轻信,自然会逐渐建立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系统,自然会重视自己的创新性、独立分析能力,以及破除掉对所谓权威、经典的过分膜拜和距离感——一切都是有漏洞、世间没有神,一切研究都有可改进的空间的

我想这种对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养其实很大一部分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对挑战者的主动培养,其实也从某种层面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成熟度和自信程度。

下篇

我立志在这一篇把在美国读博感想这个话题说完。据说扔起来一只鞋却久久不扔另一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近一月未更文章对不住大家。在这里作揖。正是“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

上一篇主要聊了几个我读博期间最突出的感受:美国博士教育的强实用性、active learning,和对批判性思维的强调。这些特点就跟世界上任何事情一样,有一枚硬币的两面。比如强实用性是方便学生入门和走上做学术的道路的,但是正如有些网友提到的,强实用性有时候也是迷失了学术的更高目标的体现(比如做学术研究一定要有目的性吗?)这是更大的话题,我们在这里暂不做讨论。但还是那句话,这两篇文章纯属发表我的个人感受,因学科、学校、个人体验不同而不具有可推广性,大家宜兼听,莫偏信

边做边学——绝知此事要躬行

另一个我觉得非常有效的教育模式是所有的博士生在每周上课之外,都会做至少20个小时助研或助教任务。

其实一开始刚进入读博课程的时候我对这个20个小时的工作时比较抵触的——我的理解是它占用了我的“有效学习时间”,而我当时对“有效学习时间”的狭隘理解是,自己看书或者在课上听老师讲课。所以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我说我可以不用做助研而把时间都花在看书、写作业、去上课上面,我想我一定会乐的上房。

一来美国读博士,自己以前的学习模式被彻底打翻,因为必须跟导师做RA(研究助理),刚一来还什么都不会就被假定是有能力为研究团队做贡献的,第一次参加组会听得一头雾水,各种专有名词从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嘴里吐出来,像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一时间信息量太大恨不得给自己脑子装10个最快的处理器。然后是导师会逐渐给安排一些任务,从简单的慢慢到有一定难度的,凭着时间的力量一点一点适应,不会做的时候跑去找书来看,还是不行就硬着头皮一次次跑去问老师。这种学习的方式打乱了我此前的习惯——学习的过程貌似不再是线性的、系统的、有据可循的、章回体的,而变成了遍地开花、由需求牵引的、为了做成事情而随之发生的。

几年以后我才逐渐发现,这些助研的工作不仅不是在耽误有效学习时间, 它们恰恰是让自己读书、听讲、去上课能变成真正有效学习方式的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我想我自己如果没有跟着导师去做过访谈、看她制作问卷反复修改的过程、跟她一起经历收集问卷的过程和清理数据的过程,我就不会真正理解在研究方法课上讲survey那一部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篇章。如果没有处理过自己亲手收集来的数据,就不会明白为什么research design的每一个环节那么重要。如果没有看导师和组里的其他人是怎么分析数据和出论文的,就不会有兴趣去听研究方法课上的很多数据分析方法的具体介绍。——这一切,都因为自己亲身实践、看见身边人实践,才变得鲜活起来,才有可能把一个个头脑中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意义的一个圆。

所以这里我想再次强调博士期间跟着一个好导师、跟着一个好团队去亲手做一两年的研究的意义。上课和做助研之间我觉得是缺一不可的——不上课就没有办法系统学到各门派的知识;不亲手做就没有办法让脑中这些知识真的有意义起来

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个概念听上去很好理解,听起来一切在理,可是只有去真正实践的时候,才知道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再去上课和看书,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看山不只是山,看水也不只是水。

所以有一句话叫Learning by doing,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上课和助研、助教结合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提前适应当教授的日常:当了老师后基本每天就是时间在research, teaching和service之间撕扯,你要学会如何分配备课、教学、做研究、做其他行政性工作的时间,而这种工作的节奏几乎就跟读博士的状态一样,除了自己不用上课,而要做更多的行政性工作。所以这种多任务下的挑战其实是对将来生活的提前适应,也是逐渐摸索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式、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机会。

也因为博士生都在教学或跟自己的导师做研究,教授们对待博士生也更多的是把你当成一个researcher 或者是colleague (同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人把读博士这件事当成一个工作,而不只是一份学历。

高效学习的重要一环——来自教授的及时反馈

我想专门说说feedback (反馈)这个东西。

我个人从小在国内受教育的经验是,考试和课程的大论文一般主要是老师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会尽量去考好,尽量高分,得到分数就万事大吉,恨不得再也不看这门课相关的任何东西。但是在我读博士期间,我感受到我的美国同学更多地把每一次考试、交作业、做课上presentation当做学会某样工具、求职演练和将来做教授的预演,所以非常注重老师的反馈。

比如第一学期的一门把我折磨的够呛的课的结课论文,在我觉得总算交上去完事大吉的时候,我的同学在最后一次课上急切地问老师什么时候能拿到他的feedback,我当时对她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自己当时的心态是拿到feedback也不想去读。而老师也确实给了非常详细的批示和反馈,从行文结构到语法用词,都有哪里需要改进和哪里比较好的点评。而且凡是课程上留了大作业一般老师都会给比较详尽的反馈,慢慢我就逐渐适应这种节奏了,发现学生和老师都这么注重feedback,其实是一种“成长性思维”的体现(研究者的必备心法:成长性思维)——学生和老师达成共识,分数是其次,而从中学到了什么比较重要。

而现在回想起来,各门课老师的反馈和意见其实非常非常重要。在《异类》一书中,作者总结高手学习某个工夫的方法,浓缩成本质,其实就是刻意练习——收取反馈——进一步刻意练习。从学习技能的角度讲,我们都可以想象如果只是一个人摸索和学习会有多么困难。而对于学习做学术和写论文来说,如果缺少有针对性的反馈,就好像在一个没有光的山洞里面一个人探路,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走而并不能知道其实可能早都偏离正确的路线很远了。所以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就是为你给出针对你情况的、非常具体的、又非常及时的反馈——“及时”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一篇论文写完了一年才得到反馈,那么成长的周期和速度当然也会放缓。

我记得我们同届的几个博士生刚进入写博士论文阶段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跟我说,做博士毕业论文几乎是一个学者最后一次有机会在别人的细心呵护下去完成一个论文,而从此之后你都要准备有独立承担其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再也不会有人有义务去帮你解答你做研究中遇见的每一个问题,指导你做研究中的细节,手把手帮你改你写得文章。我那会听了他的话才第一次意识到“完成博士论文”这个东西的真正价值,意识到更好的看待它的方式是把它当成宝贵的有人指导和给出反馈的成长机会,而不只是为了拿到学位必须翻阅的一座高山。

另外,美国学生寻求反馈的主动性也非常打动我——我总是看见他们主动跟自己欣赏的老师约谈、主动跟教授约开会时间、甚至抢着争夺导师的时间去得到反馈——有的教授自己的科研项目非常忙而带的博士生又多,不去抢着跟老师meeting就真的永远排不上日程,排不上日程就永远得不到反馈,得不到反馈就永远写不完毕业论文。所以我当时觉得自己经历了一种从被动心态要不断被改变成主动心态的过程,从不想被老师找转变成主动去找老师的过程。然后到了我们都可以比较成熟的时候,坦白讲,我们都必须承认,能够拿到老师反馈的数量和质量几乎直接关联到了我们的成长速度

反馈的重要性还不仅限于对作业、做考试、对论文的反馈,还包括你预答辩、答辩准备时教授给的反馈,和找工作做job talk准备时候的反馈——系里众多老师和同学针对你的研究所给出的关于内容、方法和做presentation时候的各种细节的反馈是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经验往往可以受用终身。

总结来说,我想每一个想做好科研的同学都应该勤勤找老师、多见面、多提问题、多争取及时的反馈,有长期想不明白的问题不要总在自己脑中来回绕,不要怕问错,有错误就改进,虽然经常会遇见自己的uncomfortable zone (非舒适区域), 但必须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提升和打造自己。

weinxin
我的微信公共号
我的微信公招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